海歸為何而歸?回國後發展如何?全球化智庫發佈最新中國海歸調查報告

加曉说

在加拿大留學度過了幾年日子,面對即將要畢業成為社會新鮮人,留在加拿大? 或是回國發展? 便是畢業後的第一道重大選擇題。全球化智庫(CCG)聯合智聯招聘發佈了《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一起來看看已經回國發展的海歸們怎麼說

《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由全球化智庫(CCG)聯合智聯招聘發佈,通過大資料對留學生的歸國以及歸國後的職業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報告就中國海歸就業創業情況開展了新一輪的調查研究,聚焦以“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群體在留學前後的發展變化和就業、創業情況,並對海歸對於留學與回國的選擇、留學安全的認知等熱點話題進行調查。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最新統計資料,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有超432萬人在海外完成學業,其中有365萬留學生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海歸比例占留學生總人數的84%。

你出國留學的目標實現了嗎?

當被問到“你是為什麼會選擇留學”時,新一代海歸的答案更偏向於“體驗派”。

有81%的海歸表示“體驗文化,生活,和豐富個人閱歷”是選擇出國留學的主要原因,這比2018年的報告高出了5個百分點;“國外教育水準相對較高”和“所學學科在國外更有優勢”均成為這個類別的主要答案,而“磨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也獲得了很多訪問者的正面回應。

對於“留學後的收穫是否實現了預期”這一問題,大多數海歸持肯定態度。72%的海歸認為留學的收穫達到或高於自己出國前的預期;27%的人認為留學的收穫並達到預期;還有20%以上的海歸選擇了“收穫低於預期”及“收穫遠低於預期”。

海歸為何而“歸”?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海歸歸國的原因十分“感性派”,情感需求是留學生回國的主要原因。另外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友好的就業市場、外國人簽證移民政策,為留學生在留學過尋求職業發展設置了極大障礙,也成為將他們推回國內就業市場的原因之一。

有60%的海歸認為“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是他們選擇回國發展的首要原因。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較好”,排名第三的歸國原因很多人給了“對中華美食和中國文化的眷戀”。

除了這些積極因素外,在逆全球化勢力加劇和國際局勢動盪的背景下,因“國外的經濟、政治或社會環境不利於留學生發展”這兩年在這份報告中占比因素越來越高。2019年分別有14%和13%的受訪者選擇了“在國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和“簽證到期必須要回國”。

回國之後怎麼樣?

1.海歸的優勢和劣勢

與前幾年的調查結果不同的是,海歸群體在國內的就業優勢因素“語言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強” 正在逐年下降,而“具有國際視野”和“生活適應能力強,更加獨立”優勢不斷提升

海歸的就業競爭力直接在求職週期方面也有所體現。36%的海歸能夠在歸國後的1-3個月內找到工作;11%的受訪海歸在回國前已經找到工作。

雖然海歸競爭力提高,但是他們表示重新融入國內職場沒那麼容易。有23%的受訪者表示“不瞭解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這成為受訪海歸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劣勢。海歸在國外時接觸到的國內就業市場訊息相對不足,而國內招聘方對海歸的特點也瞭解有限,無法獲取足夠的國內人脈網路及市場環境發展資訊等問題成為了海歸在國內就業、創業的劣勢。

2.工資待遇怎麼樣?

海歸在求職過程中的薪酬優勢依然明顯,企業招聘海歸的平均薪酬高於國內招聘的平均薪酬2,500元所有,但這種優勢還是讓大多數海歸對實際薪資水準失望了,大多數人的預期都高於企業開出的offer。2019年報告中海歸每月平均工資為10,996元。

除了薪酬福利作為海歸挑選雇主的主要因素外,“職位晉升、企業發展前景、企業文化”也成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下圖展示的是海歸人才所學專業與國內企業實際需求的對比,在選擇就業時,IT、通信、電子、互聯網是海歸就業的主要領域,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和金融業也是大多數海歸選擇就業的方向。

而對於國內讓人聞風喪膽的“996”工作機制,大多數受訪海歸持否定態度,其中76%的受訪者表示“應急性的臨時加班可以,但加班不應該成為常態”。

3.回國之後去哪裡?

“經濟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包容性強具有多元文化”成為吸引受訪海歸落腳的三個重要因素,北京、上海、成都分別成為對受訪海歸最具吸引力的前三位城市,占比分別為20%、11%和7%。

與以往報告不同的是,“家鄉”對受訪海歸的吸引力有了顯著提升。家鄉因素只占2018年報告中的9%,而在2019年則激增至30%。隨著中國城市國際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加上對家鄉的情感因素,使得最終回家鄉發展成為很多海歸的首選。

很多小夥伴在國外的發展被語言、身份等問題所牽絆,回國也許能把對付這部分問題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事業發展上,只是回國就業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是去還是留”,這個問題在留學圈裡被討論的經典程度堪比《哈姆雷特》裡的那句“生存還是毀滅”。但無論是回國還是留下,作出哪個決定都仿佛是進了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來” 。

雖然聽聽別人怎麼說會有參考價值,但是各位小夥伴在作出抉擇的時候應該充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未來的人生規劃,才能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